印象中,中国人是站在天地间大写的“人”。于是 ,我想到了我的母校——长治市实验中学,她拥有着醒引人注目的十四个大字 “做顶天立地有本事的现代中国人”。那几个字,我不知道仰望了多少遍,驻目了多少遍,留恋了多少遍。我知道,在那些字体的下面,映衬的都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人物······我记得,当时学校流行那样一句话“今天我以实验中学为荣,明天实验中学以我为荣。”我没有那么大的豪气,我在心底地以实验中学为荣,以作为一个“实验人”而骄傲。现在,尽管时间已经流逝,但我仍能感受到,那份骄傲,仍然在我心底。回到现实,信院呢?中国呢?“信院人”呢?“中国人”呢?
5月25日,阎雨老师为我们讲解了——大宋的治国之道。我想,无论是中国管理C模式,还是大宋的治国之道,阎雨老师都是在从管理学的角度试图为我们提供一种对时代,对未来的思考。我能体会阎雨老师那种通过探索之后得出思考想要与我们分享的激动,也能感受到阎雨老师在不断地思考。
当今世界,面对知识经济、信息时代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东西方都没有做好准备。这一点,我倒觉得人类没有必要过度担心,面对知识、信息的大爆炸,借助科学技术通过工业化的大生产已经将我们这个世界变得太过热闹,我们已经听不见历史的回声,听不见圣人贤哲的劝告,对于来自未来的声音,那种类似神的启示的声音,便更是微弱了。即便是有人听到了,也很容易被许多声音掩盖,很容易使人丧失判断,迷失方向。那些人类中听觉最好的人,便很容易在环境中夭折。
阎雨老师讲到,近代以来,我们一直在改革,“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宋代朱熹开始把科举考试内容从充满想象文化的《五经》变为更加模式化的《四书》,教育越来越服务于官僚体系,从此,中华文化中的那种唯美没有了,那种文化自信也没有了,就像丢了魂一样。就像一棵曾经繁茂的大树一样,逐渐地失去生机,被剪去枝叶,被砍去主干,然后被“刨根问底”,人们也真是疯狂!
我想说,即便看起来这棵大树没有了根,她的种子早已飘向了神州大地的各个角落,她的基因早已埋藏在这片土地,而且我们已经看到在她的周围已经有一些小树在寻求成长,这是她的蜕变,也是我们民族的复兴。参天大树,怎可急于生长?还是安静一些,透过自己文化的基因,循着那历史的风声,嗅一嗅哪里有文化的活水,嗅一嗅哪里是文化的泉源,比较重要。
人们总说,中国人没有信仰,我觉得不对,“老天爷”又是什么?中国传统文化里也有很多神魔,只不过,科学发展了,“天”更具自然属性,很容易被推翻,这种被推翻也很容易被认可。不像“上帝”那样,社会属性更多。我倒觉得,一个人面对天地,俯仰之间,能够做到问心无愧地行走,就已经是一个大写的人了,他也一定是在大地上行走的,自有一份厚重。
套用一下阎雨老师的中国管理C模式,东西方的化学结合应该是价值理性更发达的中国,加上工具理性更发达的西方。打个形象的比喻就像,金庸武侠剧《笑傲江湖》里华山派的气宗和剑宗。那么,让人能够顶天立地的应该是一种充满价值理性的味道,至于“有本事”,则是工具理性更浓厚了。当然,这是一种存量思维,我们的价值理性还需要进步和发展。
那么,面对这个世界,面对这个时代,面对我们的未来,我们就可以说:做顶天立地有本事的现代中国人!
我们就是,希望所在!(新青年论坛 闫志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