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生活中,常常会有“识字不识字,先识半个字”的笑话发生。造成这样的现象往往是因为人们对造字法中的形声造字法不明白。5月25日,王艾录教授带领我们学习形声造字法。
形声字是在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的基础上形成的,是由两个文或字复合成体,由表示意义范畴的意符(形旁)和表示声音类别的声符(声旁)组合而成。据有关统计,构成现代形声字的形旁约250个,声旁约有1300多个,声旁的作用是表示字的读音,如,钢、枝、钾、城等等;形旁是表示字义的类属,如,带提手旁的字,带木字旁的字等等;
形声字的造字能力特别强,现代汉字90%以上都是形声字,同一个形旁加上不同的声旁,就可以造出意义有关而读音不同的字,这样的例子太多了,杨、柳、松、柏;江、河、湖、海等等。同一个声旁,加上不同的形旁,就可以造出读音有关而意义不同的字沦、轮、伦、论、纶等。由于形生造字法增长迅速,形声字在汉字中占绝对优势,形声字对于汉字的演变起到很大作用。形声造字法突破了象形、指事、会意的缺陷,找到了元形可象,有意难会的事物的造字的简便方法。
然而形声字也有其局限性,现在的形声字中,只有四分之一左右的声旁与形声字的读音完全相同,它们是因为古今语言的演变太大,导致多数形声字的声旁与整个字的读音不完全相同。例如,浪、灯、煤、草、红、河等。另外,字形的演变也让声旁变得不容易辨认。有些形声字,随着汉字的改革表音部分的读音有了变化,已经不起表音的作用了,如果再读半边就要闹笑话。“秀才识字识半边”就是对这一现象的讽刺。对于我们不认识、不清楚读音的字一定要通过查字典或者请教其他人等方式搞清楚,读正确,不要闹出笑话。中国汉字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其独有的魅力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的瑰宝。每一个字无论用了哪一种造字方法,都有它深远的来历。
形声造字法充满神韵,对于汉字的了解我们还要不断迈开前进的步伐,踏实认真学习形声字。(新青年论坛 盛亚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