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堂心得
张曙光 毛基业 郑也夫 陈志武
当前位置: 首页 > 名家大讲堂 > 讲堂心得 > 正文

讲堂心得

“闲人”改变世界 ——周濂讲座心得体会
时间:2014年09月26日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 【字体:
  

“我们的生命不仅是我们自己的,从子宫到坟墓,我们和其他人紧紧相连,无论前生还是今世,每一桩恶行,每一项善举,都会决定我们未来的重生”。

这段话是电影云图中的一段经典的对白。今天我们先不说重生的事情,简单的就来谈谈今生。

今生,我真的是电影看得太多了。所以我可耻的背离了大人对我的教导。可能一方面是我觉得我也是个能做出决定的大人了,另一方面,我又真的想去看看这个世界是否还为一个被理想主义的毒瘤残害的年轻人留着“改过自新”机会。

当然,改过自新的前提是去犯错。或者说,是去犯那些期待你改过自新的人口中所说的错误。

一般意义上的闲人大约就是等同于一个无所事事的懒汉。还有一种“闲人”,其实更多的接近于笨人,当然这种“闲人”也不是真的笨,只是相对于世人口中那些成功的“能人”少了一些投机取巧的精明,反去追求一些无用的东西,比如多了一双有着好奇与希望的眼睛,比如爱一种充满诗与理想的生活。

大体上来说中国的父母都是希望孩子做一个“能人”的,少谈些理想,少谈些兴趣,踏踏实实的学些有用的东西,做些有用的事情。所谓“有用”大概就是可以换成实实在在的人民币或者社会地位与社会关系,在世俗的生活中能得到对自己切实的帮助,成为这样的人便可谓之成功,达到父母要求的有出息,成为外人口中的“能人”。

所以我们中的大多数在成长中默默认可了这种能人文化之后便不再抱有改变世界的理想,并会将“理想”二字斥为幼稚,把自己的未老先衰归结为“是的,我现实了,我变成了一个现实主义者”。这种做作得假意看透的语气中还不免透出些骄傲。

在渐渐离我远去的青少年时代,那时自恃清高的我会觉得这些人身上散发的都是悲哀的味道,在年少的我眼中,把这样的妥协堂而皇之地归结为成熟,现在想来这简直是一种丧心病狂的堕落竟还不以为然。

后来当我不那么狭隘时才开始明白,也许这世间的成长不止一种,所有生活的结果都开始于我们最初对生活的选择,所以不存在一个统一的高低是非的评判标准。虽然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与价值观去要求别人不是什么不可饶恕的罪过,但的确是令人生厌,极度狭隘,太过自我的。

这样的想法解救了我,当有人向我投来误会与不解时,我终于可以坦然地化解:“你不明白,我不怪你。”一个人追求生活的阻力看起来大多来自外界,但真正的阻力其实来自于自己对外界看法的过度注重,归根结底,最大的敌人还是你脆弱的内心。

改变世界的究竟是一些什么样的人是很值得探讨的,但我觉得能让这个世界有明显不同的少数人中,“闲人”或者具有闲人品质的是占大多数的。之所以在这里用“让世界变得明显有不同”这样的话来形容这些人,是因为在某些意义层面每个人的存在都是对这个世界的改变,简单地说就是蝴蝶效应,我们在生活中所有有意或无意的偶然行为促成了我们眼前这个看起来理所当然的世界。

说回到那些“让世界有明显不同”的人。首先我不认为坚持一种理想,做很多“能人”不愿意浪费时间去做的事情就无法获得世俗眼中的成功。换而言之,在我看来“君子固穷”这样的想法只能是孔乙己为自己的迂腐而导致的失败人生所找的华丽托词,并非攻不破的至理金句。事实上,坚持一种在功利主义者眼中无用的东西更容易获得成功,只是这样的成功所耗费的周期更长,你所呆在不成功的日子里的时间要更多,不符合急功近利这样“时尚”的追求,否则“能人”们早就是趋之若鹜,挤得“闲人”们都无处下脚了。

也许有些人真的是无意间改变了世界,他们默默的做着一些无用的闲事,在某天莫名的被镁光灯包围的时候略带无辜的说一句“我做这些只是出于兴趣”。这时候往往“能人”们的艳羡之情溢于言表,内心可能又在暗暗咒骂:“真是有名了就变得虚伪,要是无利可图光是兴趣这孙子能舍得坚持这么久?总是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好处舍不得说吧”。

呵呵,关于这样的想法,记得我之前提过的“这不是什么不可饶恕的罪过”。

似乎是这样,我目前的发现就是“能人”改变自己,“闲人”改变世界。不过归根结底我只还是一个希望去探索理想的年轻人,我只活了二十年,还搞不明白这世间让人几千年来循规蹈矩的规则背后有怎样的深刻哲理,所以一场讲座可能就会让我不安分的血液莫名的发烫。我只是觉得这世间唯一不可抗拒的只有大自然的规则,“人定胜天”只是有人兴奋过头发出的可笑的虚妄之言。相比肉体的长生不老,我更希望自己的内心能如他人所言“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

突然想起一句广告词,未来,属于一心实现自己预言的人。(新青年论坛 孟子翰)“闲人”改变世界 ——周濂讲座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