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真宗景德二年即公元1005年元月,宋辽两国之间签订和议—“澶渊之盟”。两国之间签订和议在当时意义非常重大,即使今天看来,从经济学的视角看达到了最优均衡的效用。6月15日阎雨老师为大家讲解了“澶渊之盟”所蕴含的文化管理之道。
“澶渊之盟”,宋辽两国之间以和平方式解决纠纷。事实证明这一合约的签订是正确的选择,这是这一合约的签订和执行为宋辽之间百余年的稳定与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两国之间互开榷场,双方互通有无,优势互补。“澶渊之盟”决定了这两个国家组织在竞争过程中,在不能相互占领对方市场,在不能吃掉对方的情况下,达到了博弈之后的均衡。我认为这是双方及时掌握信息动态,进行博弈而达到的均衡,一方根据另一方的动作来作出判断,最终双方达成协定。正是均衡的结果,才使得两国经济、文化得到了长足发展。
阎雨老师认为“澶渊之盟”蕴含着“跨文化管理”之道。经济的互相往来必定带来文化的相互影响,相互融合。辽崛起于白山黑水之间,马背上的民族靠快马弯刀统一了北方,但他们的生产力很落后,文化底蕴很薄弱。两国签定合约后,汉文化适时融合到辽国的生活当中。宋朝是不断地使用文化手段,尽量的去汉化他们。因此文化管理的特点就是通过对心灵的征服,心灵的管理来获取效益。文化对人的影响又是深远持久的,它是从精神的层面上,从思想的源头来改变观念,让人们建立一套约定俗成的思维逻辑。辽国则是用文化相融策略和文化创新策略并举:吸取汉族文化,强基固本,不断创新,执中华之神器,加强由部落制向封建制的过渡。
宋朝由占领式的失败转向文化渗透策略。辽国二百余年的统治和对汉文化吸收有着很大的关系。自“澶渊之盟”后稳定的格局为经济文化的发展创造良好机遇。边境互通商贸,百姓丰衣足食,民族间和睦相处。而透过“澶渊之盟”的文化管理政策看今天的新疆乱局,新疆局面形成的原因恰恰就是因为文化没有融合,所以造成地区的不稳,地区不稳经济便不能可持续发展。文化的力量有时候往往大于军事和政治的力量。因此,治理新疆的问题也应从文化着手,辅之以军事和政治的手段。
通过阎雨老师的讲解,我学习到了文化管理的重要意义和怎样去分析问题的实质。最核心的还是用文化布局人生,用文化管理的思想去分辨问题的核心并寻求解决之道。
(新青年论坛 张宪超 摄影 刘浩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