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的产生更加直白的显现出人的认知、体验与精神的变化。在当下这个五彩斑斓的世界中,电影则为艺术打开了一扇崭新的大门,如何通过电影发现其隐藏在背后的艺术元素,实现自我思想价值?6月15日周星在图书馆小礼堂为我们带来《艺术素养、艺术鉴赏与艺术评论之间的关系》,透过不同风格的电影来看待时代的不同艺术,带我们领略艺术创作中的现实写照和细节表现力。

电影的本质是什么?电影的本质是精神情感的超越性,坚守价值观与文化立场是艺术欣赏的必需。周教授用独特的讲课方式带领同学们插上电影鉴赏与评论的翅膀,从培养学生的电影鉴赏、评论写作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力、批判性思维和写作与沟通能力。

“针对现实创作对象即刻性评论分析——现实感难度”的文艺评论要则的讲述,告诉我们,只有真正的了解电影所发生的背景,才能慢慢品味其中的艺术对于自身的发展影响。将自己的思考领悟和对“思考领悟”本身价值的认定并置在一起,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思想人的思想图谱。

“只懂艺术就等于不懂艺术,只以为自己的艺术重要未必知晓艺术的真谛!”周教授在讲述了文艺评论要则之后,以此为基础,开展“审美和世俗观念差异——坚守价值”的命题,并就艺术勾连人生的重要意义,例举了2007年MFA剧作方向设定会议上周老师与作家王安忆之间的便签笔谈,进而引申到善性是艺术的本质。

在网络时代的评论中,人们习惯性的进行人云亦云的行为,使得当一部好电影真正上映时,习惯于听从别人的评论,左右自己内心对于这部电影的真实想法。对于周星驰电影《新喜剧之王》,周老师都与网络反馈形成对比,对其提出了自己的批判性思考。让同学们形成自己的主流观念,促进其精神独立和艺术鉴赏能力的形成。

本场讲座的精彩收尾以影片《地久天长》和《我不是药神》结束,面对让人惕然泪下的电影结局,同学们才真正体会到“领悟之本是为了丰实情感、审美提升”的道理,促进了形成对艺术发展拥有独特的见解。
【新青年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