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堂心得
张曙光 毛基业 郑也夫 陈志武
当前位置: 首页 > 名家大讲堂 > 讲堂心得 > 正文

讲堂心得

名家大讲堂第一百八十五讲 《国乐无双》
时间:2024年12月30日信息来源: 点击: 【字体:
  

12月26日,名师课堂办公室特邀中国著名演奏家,“国乐四大天王”之一方锦龙大师到访晋中信息学院,在巨幕影院一号厅开展了由名师课堂与艺术教育中心联合举办的乌马河·艺术嘉年华暨名家大讲堂第185期《国乐无双》的主题讲座。此次讲座吸引了众多社会人士校来校与我校师生齐聚一堂,共同沉浸于方锦龙老师带来的音乐盛宴。在校期间,方老师深入参观了我校书院、非遗博物馆,切身领略学院独有的文化韵味,感受信院学子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

26日15时,在主持人满怀激情的介绍与热烈的欢迎下,方锦龙老师身着大褂缓缓登台,方寸之间尽显典雅。刹那间,欢呼声、掌声如汹涌浪潮,将现场彻底淹没,满是滚烫的热忱。“我这一身大褂,是不是看着像来讲相声的?”方锦龙老师这一打趣,引得全场哄堂大笑,气氛愈发滚烫。紧接着,琵琶声起,弦音袅袅,似穿越千年而来。观众们先是一愣,随即发出惊叹,想要捕捉每一丝音律。一场跨越古今的音乐盛宴,在这视觉与听觉的双重沉醉里,盛大开场。

“我想考考大家,大家知道我们中国最老的乐器是什么时候吗?”追寻历史的痕迹,最早的中国乐器可以追溯至九千多年前。以音乐为链接,方锦龙老师从九千多年前娓娓道来,从古老中国创造的七式音阶到三千多年前华夏影响世界的乐器笙,从民众熟知的乐器笛子、箫到少数民族鲜为人知的巴乌、鼻箫,中国的乐器多姿多彩。跟随方锦龙老师,现场师生穿梭在历史的潮流中,共赏国乐之风采。方锦龙老师说:“艺术向上,而艺术家是向下的。”他鼓励同学们走进民间,于街坊小巷见识和学习更多的乐器,去更好的品味中国乐器的风采。座渐入佳境,气氛愈发火热,此时我校大学生艺术团的代表走上舞台,与方锦龙老师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交流分享之旅。在老师与同学的唯美演绎下,老街旧巷、青砖灰瓦、岁月悠长的江南画卷仿佛近在眼前。方锦龙老师对大学生艺术团的表演悉心指导后,更是现场亲展绝艺。琵琶声起,瞬间勾勒出“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的清幽之景,空灵缥缈的江南风光仿若破壁而出,在众人眼前鲜活灵动。方锦龙老师深厚的音乐底蕴与丰厚经验赢得了现场的惊呼连连,助力学校艺术教育蓬勃发展。

讲座尾声,晋中信息学院校长姬宇满怀敬意地登台,庄重地将客座教授聘书递至方锦龙老师手中,以此表达学校对他不遗余力推广国乐文化的深深敬意与诚挚感谢。现场同学纷纷献上鲜花,与方锦龙老师合影留念。方锦龙老师“演绎+讲座=演讲”的独特风采赢得了在场师生的热烈掌声和高度赞誉。通过此次讲座,广大师生不仅畅游国乐世界,领略了国乐的无穷魅力和深厚底蕴,更从方锦龙老师的人生哲学中汲取了深刻启示和感悟。他们纷纷表示,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传承和弘扬国乐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校期间,方锦龙老师还深入探访了校园内的书院和非遗博物馆,详细了解学院的文化底蕴和特色。他与博物馆负责老师畅聊文创理念与设计巧思,相谈甚欢,他被我校文创馆的文创产品吸引,选走几件特色文创。方锦龙老师表示希望可以与我校携手共创更多的非遗成果,让非遗创新性发展、创造性传承,更加“活起来”。这不仅彰显了他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也体现了晋中信息学院在文化传承和创新方面的积极探索与不懈努力。

方锦龙老师颇有感触的谈到:“我觉得你们学校很有特色,你们的培养理念和未来我要培养的学生是一致的。最艺术的非艺术大学太好了,期望能有机会与你们董事长进行一次深入的对话。音乐是没有专业与业余之分,只有职业与非职业之分。从非遗到形意拳,你们在广泛培养同学们的多种能力,在传统文化的耳濡目染下,同学们身上那种由内而外的自信是别人想学学不到的,这是非常好的。”艺术向上,而艺术家是向下的,方锦龙老师鼓励同学们积极走进民间,学习好的东西;提倡同学们更多的去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阅读中国的经典,并在未来用创新的方式进行演绎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