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上午,山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山西省古典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理事孟繁仁莅临我院讲学,太谷县广播电视台主任杨巨斌、太谷报社社长张钢柱、文物旅游局局长王铁忠、宣传部曹建新、文广局副局长孟建伟、武慧丽,文史办陈旭主任等领导同我院师生一起聆听了本次讲座。
孟繁仁老师首先对学院的邀请表示了由衷的谢意,他向在场的领导、师生解释了“信息”两个字的含义:“信”即诚信、说实话,是中华民族予人的尊重;“息”即消息,是我们装在自己心里帮助我们去分析问题的真正的知识和讯息。
对于太谷历史文化,孟老师从三大方面展开讲解:
一、上古渊源——文明太谷。
中华民族自伏羲、女娲时期就创造了文明,我国进入文明时期的历史已有一万多年的时间。
孟老师指出经过实际考察以及对各地庙宇、碑刻等历史遗迹的研究取证,证明伏羲大帝创造了太极八卦图,研究出了黄河的走势,开启了黄河河系文明。而在娲皇时期,山西洪灾泛滥,于是女娲炼石补天,这被称为中华民族文明的起源。中华民族的又一文明标志就是“三皇之首”燧人氏,燧人氏夜观星辰,发明了观斗定位法,以及其观动物生育法为后世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明财富,使每个人都成为了祖先与父母生命链条的复制和延伸。
伏羲大帝所创造的八卦图中反“S”形黄河曲线图,成为了中华文化最原始的图腾。
二、孟母故里——文化太谷。
孟老师最初研究罗贯中的课题,无意中接触到了研究“孟母文化”的课题,作为孟子后人,孟老师对这一课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前往山东考察,得出孟母是并州人的结论,并且进一步确定孟母的故里就在太谷县东仉村和西仉村一带。
讲到“孟母断织”的典故,孟老师回顾了炎黄时期,黄帝妻子嫘祖养蚕缫丝织布取代了人类食肉寝皮的文化渊源。
经过与山西文水孟家的孟繁海先生电话确认“山东是孟子的老家,山西是孟子的‘姥姥’家”之后,更加坚定了他研究孟母文化的信心。他建议太谷县委能够建设并发展好孟母文化,建造孟母庙宇及孟母文明纪念馆,他指出孟母代表的不是孟家的祖先,而是山西省宏厚的母亲文化,孟母是母爱教育的开始、先锋。讲到这里,孟老师一阵哽咽。
孟老师还罗列了一系列太谷文明及山西文明,例如箕子故里——太谷县小白村、白居易故居——阳邑等。
三、孔氏家族——“铭贤”太谷
孟老师首先介绍了陈立夫所作的《孔祥熙先生年谱》一书,详细地讲述了孔祥熙老先生与太谷县的缘起,他描述孔祥熙先生是“以孔子后人的身份一生为他所生存的社会服务”。辛亥革命前,在教会帮助下,孔先生留学美国,回国前经同学会讨论决议,为其贷款办学校,回国后,孔先生以“提倡教育”为宗旨在今太谷县南大街兴办学堂,“铭贤学校”就此诞生,其父担任学堂老师。
孔祥熙先生执掌国民党财政部长20年,为国民党发展提供了雄厚的财政基础,但其财产主要来源却是配合阎锡山发动辛亥革命、办学校训练学生以及维护治安所得。
孔祥熙所办的“铭贤学校”就是今天太谷县的山西农业大学,铭贤学校为太谷县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孟繁仁老师深情讲解“孟母故里”文化太谷,两次动情流泪,为在场领导、师生揭开了太谷县神秘的面纱,解开了我们对太谷文化渊源的疑惑,减少了我们学习与研究太谷文化的困扰,为更多想要了解太谷这座城市的人提供了基础知识。(新青年论坛 熊大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