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下午,王国梁老师主讲《日本的地缘政治》。中国人很喜欢用聪明来形容自己,各式的媒体更是喜欢动不动就借用外国人的夸奖来增添民族自豪感。事实上没有哪个民族比中国人更喜欢用“谦虚”二字来自我标榜的。不过在我看来这就是个笑话。
曾经有一段时间里中国人领先于世界太多太多,当别的民族还在茹毛饮血时,我们已经创造了文字,开始讲究文明社会的礼仪。太过超前于时代使得中国人就像龟兔赛跑中的兔子一样开始止步不前,不停的自我陶醉与欣赏。一旦有哪个不长眼的稍加夸奖中国人聪明,得到的回答似乎是谦虚:“哎呀不行不行,哎呀不好不好”。其实潜台词是:你说得太对了,再多夸我两句呗。所以,中国人的谦虚只停留在嘴上。与其说是谦虚,倒不如说是一种强者的虚伪。毕竟,长期屹立于世界之巅,再怎么弯腰都是一种高姿态,再怎么低头都掩盖不了从眉宇间散发的优越感。
光顾着谦虚的国人根本无暇去思考——“聪明”离“智慧”还有相当的距离。
如果有人和你说话的时候总是用一种“我来告诉你”的口气,毫无疑问,你碰到了一个聪明的家伙,一个能人。但是如果有人总是以“请你告诉我的”态度与你对话,你会觉得你面对着的是一个什么都不知道的笨蛋,于是你成了刚才的聪明人。可是,也许你逞了一时的聪明,带着来自别人的赞叹,洋洋自得地离开了,心高气傲的你将永远也搞不明白,曾经对你难以望其项背的那个笨蛋为什么反而很快把你甩在身后。你也不会想到,“请你告诉我的”态度已然是最质朴的智慧,比那些光鲜亮丽的小聪明不知强了多少倍。
日本人似乎都是一副很笨的样子,见面不说“你好”,张嘴就说“多多指教”。比之于中国人的创造力,他们真是差了太多太多。中国人有汉字,有诗词,有精巧的建筑,有华丽的衣服,而在他们的历史中你找不到什么原创的东西。
如果把世界比作一个班级,日本人就是这个班里最笨的小孩。他身上没有亮点,没有天赋,每天就是默默地学习别人,心里暗暗地计较今天又超过了谁。
回想甲午海战之前,中国的“致远舰”曾是世界顶尖,日本人曾经带着艳羡的神情登上致远舰观摩与学习。自大的清政府沾沾自喜,把日本人对“致远舰”浓厚的兴趣当做是又一次来自外邦的朝圣。可谁曾想虚心学习却又野心勃勃的日本人根据“致远舰”造出了更强大的舰艇,让中国人在黄海之上留下永远抹不去的伤痛和耻辱。
柏杨先生曾说:“一个中国人是条龙,三个中国人是条虫;一个日本人是条虫,三个日本人是条龙”。窝里斗,是中国人从未忘记的“传统”。
地大物博,幅员辽阔——这都是经常用来描述我们祖国的字眼。大概真的是因为国家太富饶了,遍地是黄金般的利益,晃得人们睁不开眼睛了。所以几千年来,人们为了争权夺利打的不可开交,没有几天消停的日子。反倒是挤在弹丸之地的日本人,因为自身土地的贫乏不得不团结起来谋求生存,不停地对外扩张。
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不断追赶的的日本人终于在近代一举超过中国,甚至差点消灭中国。然而,这样的危机却还不能让一些人反思。
在日本两颗原子弹被按原样制作成模型,摆放在和平纪念馆里,时刻提醒着日本民众发生过什么。而中国人则习惯于家丑不外扬,所以对于自己的历史,特别是屈辱史,一再地进行删改和规避。从来不敢痛痛快快地承认自己在哪里跌倒过,含糊其辞的语言充斥于我们的历史课本。于是,关于历史,日本人依旧采取着最笨最直接的办法让下一代去以史为鉴。而我们不得不面对当权者的圆滑与精明,看着这个“让人随意打扮的小姑娘”却无可奈何。
在我七岁的时候,如果你对我提起日本,我只会挥舞着手中的小枪对着你呐喊:“打倒小日本,同志们,冲啊”!语气里带着兴奋,眼神中闪烁着坚定。在我十七岁的时候,如果你对我提起日本,我会反复地谈起日本的自来水直接就可以饮用,日本的高铁快速又安全,当一个黄皮肤矮鼻梁的亚洲人在走在欧美的街道上,人们会首先问你是不是日本人。语气里充满感慨与不甘,眼镜片折射出的光芒就仿佛是我脑海中的困惑。现在,你对我提起日本,我会想到钓鱼岛,想到大地震,想到美国,想到唐朝,想到汉字,想到国民生产总值,想到安倍晋三。但是,我会选择沉默。我只想默默的提醒自己,记住,老天爱笨小孩。(新青年论坛 孟子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