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堂心得
张曙光 毛基业 郑也夫 陈志武
当前位置: 首页 > 名家大讲堂 > 讲堂心得 > 正文

讲堂心得

浅析民族名称的意义
时间:2014年05月15日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 【字体:
  

510日上午,太原市旅游局副局长杨永生老师带我们简单分析了中国的民族问题,并提出了关于民族名称的一些看法。
    在中国,民族关系在不断向前发展的同时,一些地区的民族问题也日益凸显。在刚刚过去的4月份,新疆乌鲁木齐火车南站又发生了爆炸事件,这次爆炸继3月初昆明暴力恐怖事件之后又一次将民族问题推到了风口浪尖上。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民族问题,此类暴力恐怖事件能否良好解决关系到国家安全和百姓生命财产安全,甚至严重影响到国家的核心利益。
    中国的民族政策追踪溯源,来源于苏联的列宁和斯大林所提出的民族政策,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中国自己的民族政策与民族法规已经逐渐形成并且日益完善。
    中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大家庭,但是在这13亿人口的大国中,仍然有73万左右的人属于未识别民族。譬如,前段时间,有一个叫郭丹的女子,她在办理身份证的时候,她的民族却成了“穿青人”。到底什么是“穿青人”,为何还有这么多人没有自己的民族?杨老师说,可以修改民族名称来解决这些弊端,杨老师讲到他所提出的民族名称的修改是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下提出来的,即一个中华民族,多个民族支系。这种中华民族____(族)的民族名称形式,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它在完善民族名称表达式的同时,既保留了各个民族自己的个性,又彰显了中华民族的共性。为我们每个人在对外交流与国际间的研究学习时提供了便利。民族名称也应该随着民族的演变,时代的发展而与时俱进。只有提高民族关系发展,加速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进程,才能实现国家在民族问题上的现代化,所以,解决民族之间的冲突,就是要淡化已经固有的民族特殊性,强调中华民族的同一性。
    杨老师谈到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拥有正确的民族观,我们需要同心同力,将实现中华民族的大团圆融入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之中。(新青年论坛  石琳)

浅析民族名称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