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堂心得
张曙光 毛基业 郑也夫 陈志武
当前位置: 首页 > 名家大讲堂 > 讲堂心得 > 正文

讲堂心得

发现人
时间:2015年04月16日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 【字体:
  

我总觉得,学习一门课程,一个精彩的导论是不可或缺的,好的导论不只是能够传递一种学科梗概,更重要的是能够唤起人们对该学科的记忆与渊源,在开始的时候就能够以一种融会贯通的方式播种学生对该学科的兴趣。我想,彭邓明老师做到了这一点,这是我听到最精彩的导论。

本周六下午在我院博学楼203教室,来自太原师范学院的彭邓明教授从组织行为学的视角对现实社会热点进行了剖析。

学、思、悟、行。这是彭老师分享给我们的四字学习经验。言简意赅,但彭老师强调,我们缺失的是思考,更缺失反思(批判、质疑、反驳),缺思、缺悟、缺独立思考的悟,缺实践的行。对于这一点,我想我们每一个人都不会去反驳,这样的一致同意又似乎是一致地保持一种无奈,我想没有比这更可悲了。

这样的缺失,简直是点痛了我的沉静。我不想去追溯这样的原因,我对这样的现象保有兴趣。你去反驳,去批判,去质疑,那么你必须首先保证你是一只鹤,你有足够强大的内心,你是在鹤立鸡群。否则,你这样的“异类”将很快会被披上一件“爱出风头”的外衣,然后,还会有善良的人们提醒你——“枪打出头鸟”,以及一系列的“疯子”、“傻子”等等会招来异样眼光的称号。可悲的是,没有人敢保证自己就是一只鹤,那么他也就必须由此承受由他本能所带来的一切。

这样的情况往往是,要么令他自卑,要么令他怂恿自己保持一种高傲,总之,这些都有害于他的身心。还有另一种情况,如果他真是一只鹤的话,他会学的像一只鸡。当然,若干年后,如果当年的那个“异类”果真一飞冲天,成了一只鹤,人们又会说了——他当年就显示出了与众不同,人们哪管自己当年说过些什么。人们似乎喜欢去盯着那些他们群中的“异类”,人们仿佛一边盯着他,又一边想要说,“我倒要看他到底有何不同?!有何成就?!”

我想要说的是,人们真是无聊,真正伟大的人绝不会自许伟大。相反,伟大,是人们冠称的。

彭老师在授课中多次提到为什么,我们为什么发展经济。这一点似乎很流行,我们走得太远以至于忘记了为什么出发。以至于有的地方出现“生不起,活不起,死不起”这种让人笑着哭的流行段子。我想,这缘是我们仍旧没有发现人。

当下我们最重要的任务似乎是这样一个目标——发现人。

                                                                                                                                                                                            新青年论坛  闫志浩
发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