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堂心得
张曙光 毛基业 郑也夫 陈志武
当前位置: 首页 > 名家大讲堂 > 讲堂心得 > 正文

讲堂心得

我思故我在
时间:2017年05月10日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 【字体:
  

我思故我在
 

在林林总总的讲堂当中,我见过许多穿着干净整齐的教授。这一次,独一回看到这位外形懒散,不修边幅,看似普通却对社会生活中的杂质不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郑也夫教授。他善于思考,观点更加贴近生活,深入浅出是郑也夫教授的风格。次讲座上,郑教授从衣食住行四个生活侧面切入,分析现代社会或主动或被动追求消费的盲目性。

“民以食为天”,“食”就是重中之重。

现在大多数人三五成群,结伴聚餐,请客吃饭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一种普遍性行为。“请客吃饭是社交的一种媒介、一种礼仪,是人类从“武化”向“文化”转型的标志之一,这是人际交往的需求。从古到今,温饱问题一脉相传,这是个永恒的话题。原始时期人们为了温饱就必须打猎,分享也不是为了利他,而是食物有剩余。后来食物丰盈了,打猎就是一种“英雄”的代表,有了光环。就像武松一样,不再默默无闻,而是人人称道的打虎英雄。但是食物的丰盈让肥胖症愈演愈烈,并且越来越低龄化,经常看到明星炫娃时的照片中那个莲藕一般的四肢。可是古代没有这个条件,祖先食物匮乏就不能有旺盛的食欲,肥胖这个词就有了时代的差异,曾经的肥胖意味着是贵族,但现在就是亚健康的表现,所以我们现在提倡半饥半饱的饮食方式。“物以稀为贵”,唾手可得的,不会让人很珍惜,反而那些稀罕的物件让人们趋之若鹜,有些物品的价格很贵,但是内涵或许有不及之处。

消费有实用性和炫耀性,两者缺一不可,如果没有实用性,就不会有炫耀性;只是根据二者不同比重的组合,炫耀性占主导功能的商品逐渐演变成‘地位性商品’。炫耀物质本身不是贬义,它是具有生物学基础的,本质不可能被消除。恩格尔系数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整体收入水平的提高,中国农村家庭、城镇家庭的恩格尔系数都不断下降。食品所占的比例小了,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就升高了。只是当人类已经跨过温饱门槛后,炫耀性的比重似乎走到了瓶颈口,靠物质来炫耀变得越来越荒诞。“尤其在吃的问题上,过度消费或炫耀显得十分滑稽。”他认为,过度消费是滑稽、愚蠢乃至危险的。现在很多疾病是“生存方式疾病”。在商家的宣传口号中,开豪车、住大房子、吃名贵食品成为炫耀个人财富、权势的主要方式,甚至城市管理者们也有好大喜功的思想,总想着拉动更多的消费来创造GDP,这是G D P黑洞。

思考中的生活五味杂陈,衣食住行看似平常却又有很多不同的观点围绕,处于时间空间中的你我交错观点。“你可以从别人那里汲取某些思想,但必须用你自己的方式加以思考,在你的模子里铸成你思想的砂型。”我们接纳观点,并且衍生出自己的想法,这就是讲座的真正用意。

 

[内容中心 费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