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堂心得
张曙光 毛基业 郑也夫 陈志武
当前位置: 首页 > 名家大讲堂 > 讲堂心得 > 正文

讲堂心得

名家大讲堂第一百七十六讲——《中国当代艺术的现状与问题》
时间:2024年10月22日信息来源: 点击: 【字体:
  

10月20日,当代著名美术家、历史学家,北京大学朱青生教授莅临我校名家大讲堂开讲,并参与师生交流互动。期间,朱青生教授深入毣谷与上河书院,亲身体验我校独特的书院文化,多次对未来发展表示肯定,并提出“融合书院理念与未来虚拟技术”的实用建议。

为期一天的活动中,作为北大通识教育创始者之一的朱青生教授深感振奋:“一年前,学校邀请我来晋中信息学院做通识教育的讲座,今天我感受到你们的活力和新鲜感,让我立即有了参与其中的冲动。2001年北大元培计划在专业置于学院后,在学分制、导师制、加强基础以及淡化专业四个方面进行了实验,但元培学院想做的导师制并未完全实现,而你们却做到了,甚至走得更远、做得更好,这种互补式、协作式发展能够让学生在专业学习和综合素质两方面都得到充分支持,我非常期待看到你们未来的成果。你们的管理和方法都将推动教育的进步,而教育的进步也将引领人类的未来。如果让我再选择一次我还是想和晋中信息学院的学子进行一次深刻的交流!”

10月20日晚19:00,朱青生教授于图书馆小礼堂为信院学子带来了题为《中国当代艺术的现状与问题》的精彩讲座。他以时代为引子,指出我们正身处一个媒介与图像交织的新时代,并预示着未来必将是一个由表达和信息共同构建的时代。他强调当代艺术的核心在于其不可模仿性,它代表了一种态度、一种素质、一种精神追求。艺术作为引领人们达到至高无上境界的媒介,能够解放人们的思想和语言,揭示人的本性和思想本质。为了进一步阐释这一观点,朱青生教授以杜尚的作品《泉》为例,打破了人们对艺术的传统认知,并指出当代艺术发展的关键转折点在于自我思考,即要勇于截断已有的可能性,回归并探索自我新的可能性。在讲座中,朱青生教授还深入探讨了艺术的创作理念,细致分析了艺术市场的脉络,巧妙地将东西方艺术相结合进行鉴赏。通过讲述历史故事中的经典案例,鉴赏书法与画作,以及研究现代艺术革命,朱青生教授极大地加深了学子们对当代艺术的思考与理解,他的谆谆教导也收获小礼堂内经久不息的掌声。

讲座圆满结束后,现场师生满怀热情地涌上台前,与朱青生教授合影留念,定格这一珍贵时刻。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盛卓立老师携同10余名青年教师上台与朱青生教授展开深入的互动交流。他们围绕讲座内容、学术见解及未来工作方向等话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期间,大家还积极地互换了联系方式,期待能在今后的学术研究与教学工作中继续保持密切沟通与交流,共同探讨学术新知,携手促进艺术教育事业的发展与繁荣。

10月20日下午17:00,朱青生教授在上河书院进行名家专访活动。他高度赞扬了名家大讲堂特色品牌,并指出讲座应培养批判性思维,即不盲目接受,源自启蒙运动,旨在理性质疑、探索未知。他推荐康德《什么是启蒙》,鼓励同学们深思真理,促进讨论与思维碰撞。同时,他指出我校处于信息管理、制作与制造时代转折点上,使学子在当代艺术创造上拥有更多可能性。整场专访活动朱青生教授与我校师生其乐融融,他深信,信院学子将以炽热血脉点燃璀璨的传承与创造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