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堂心得
张曙光 毛基业 郑也夫 陈志武
当前位置: 首页 > 名家大讲堂 > 讲堂心得 > 正文

讲堂心得

孙子兵法四——施芝华教授再次莅临我院名师课堂讲授
时间:2013年03月11日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 【字体:
  

新学期一开始,我们便继续踏上了“读兵法,悟人生”之旅。310日上午,我国著名的《孙子兵法》研究专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教授施芝华再次莅临我院名师课堂,作了《孙子兵法》第四讲“形篇”的专题讲座。

    施教授讲解的《形篇》具有客观、稳定、易见等性质,如战斗力的强弱、战争的物质准备。 这一篇是议论战争的攻守问题,着重议论如何造成一种守必固、攻必克,以求“全胜”的形势。全篇内容大致分为三部分:一、提出在战争中进攻与防守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二、提出先认清必胜的形势,然后用兵的原则。三、强调善于用兵的人应重视“修道而保法”,修明政治,严肃法度,以造成我方必胜的形势,及达到全胜。他把现实与兵法相结合,用鲜明的事例及自我对兵法的认知让我们有了更深的领悟。

    军事的状态,军事的实力,故为“先为不可胜”。孙子曰: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守则不足,攻则有余。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见胜不过众人之所知,非善之善者也;战胜而天下曰善,非善之善者也;兵法:一曰度,二曰量,三曰数,四曰称,五曰胜。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数,数生称,称生胜。我们学习兵法,是因为当今社会需要它来指明我们的人生道路。因此,施教授用现代的眼光来看《形篇》,讲述了孙子的“先胜”“全胜”“知胜”思想。其中讲到万事取胜的大前提“知彼知己”他通过“一个半朋友”及他自己总结的“九天、九地”等事例告诉我们透过眼神看心思而知彼。用一些例子说明中西方对知彼知己定义的不同,同时也涉及到情感上的知彼知己。

    无论是学习、生活、还是情感上,孙子兵法都可以为我们导航。施教授的独特讲解更是授之有用。整场讲座在施教授激昂的演讲中持续了三个小时,最后在同学们意犹未尽的深思中结束。(校报记者:刘烨南  牛亚鑫)孙子兵法四——施芝华教授再次莅临我院名师课堂讲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