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张鸣老师带来了《重说中国近代史》本学期最后一讲,为大家讲述了辛亥革命后北洋时期那段鲜为人知的历史。对照古今,以史为鉴,那段历史带来的启示对于今天也是有重大的启发意义的。也为同学们了解我们的国家、民族、国民性引发了更多的思考。
张鸣老师讲到,在辛亥革命后的历史条件下,孙中山不可能完全推翻清政府。此时社会上出现“非袁不能收拾”的局面,也只有袁世凯才能促成共和、稳定局面,如此袁世凯便顺理成章的成为了中华民国的大总统。虽然袁世凯是个能臣,并且大权在握,但是对付当时天下的局势也是进退维谷、困难重重。当时同盟会改组国民党在两院选举中占大多数,想要组阁架空袁世凯总统之实,重新夺回权力。这使得袁不得不刺杀国民党组阁重要人物宋教仁,引发了孙中山的二次革命。之后袁出兵弹压各地革命军,也使得各地军阀割据雏形出现。而且在地方上帮派林立,匪盗猖獗不服政府管束,中央军也纪律松散、效率低下。这种情况下,形式比人强,袁世凯妄想以称帝加强权威,可惜逆潮流而动,落得众叛亲离,在唾骂声中死去的结果。此后继任新军协统黎元洪与总理段祺瑞府院之争,黎元洪罢段祺瑞总理之职,引来张勋复辟等等,从此中国更是混乱不堪。
张鸣老师告诫大家要吸取其中治乱兴衰的教训,看清我们自己,学得更聪明些。要完成从军政、训政、宪政之路,不要总在一个坑里反复折腾,要去正确认识这段历史。而我们作为当下社会中的知识分子,在了解历史之后,更要用责任去推动社会变革,去监督社会发展,避免以前的错误再次发生。“学会做事、学会读书、学会思考”。他留给大家对近代史这段特殊历史的思考,继续激发着大家去探索、去领悟。(新青年论坛 段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