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作为一项不动产在今天百姓的资产构成中占有较大比重,很多人都成了背负银行贷款的“房奴”。随着十八届三中全会在京召开,“房地产”问题再一次被推到风口浪尖上,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2013年11月9日,和恩不动产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执行董事邢李鹏老师,从房地产调控政策微调角度出发,深度观察中国房市今日发展,给现今人们的投资理财提供了许多合理性建议。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房市获得渐进式发展,主要经历了五个阶段:第一阶段,理论突破与试点起步阶段(1978至1991年);第二阶段,非理性炒作与调整推进阶段(1992至1997年);第三阶段,相对稳定协调发展阶段(1998至2003年);第四阶段,价格持续上扬,多项调控措施出台的新阶段(2004至2008年);第五阶段,应急与投机催生房地产大泡沫(2009至2011)。在这五个发展阶段中,中国楼市的“过热发展期”是从第四阶段开始的,这也是我国政府密集出台楼市调控政策的主要时期。
在“胡温”时代,楼市过热现象已经非常明显了,“楼市泡沫”已经形成,当时为防止“楼市泡沫”破裂,以给“楼市降温”,让百姓住得起房,中央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房地产调控措施,将政策由此前的支持转向抑制投机,遏制房价过快上涨,其中包括对土地、金融、税收等采取的多种调控手段。在这一系列楼市调控政策实施后,楼市过热现象虽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但整体效果并不明显,与之前预期有较大出入。随后中央再度出台“限购令”,即通过政策来限制居民的购房数量。然而,由于个人住房信息系统建设不健全,地方政府落实不力,此项政策出台即面临夭折的命运。楼市迷云再度笼罩中国大地。
自“习李”新政以来,面对楼市迷云,中央政府推出了在部分重点城市试点征收“房产税”的政策来给楼市降温,以促使中国房地产行业发展回归到正常的路径上来。要想中国房地产市场在今后获得健康良性的发展,就必须在已有短期调控的基础上建立健全房地产调控长效机制,以促成中国经济成功尽快实现软着陆。 (新青年论坛 王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