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是在特定位置,以特定的政治制度及特定的文化习俗建立起来的社会单位,大国之间的博弈更是以政治考量为出发点,国与国之间关系紧张时甚至有可能爆发军事冲突。
10月27日,王国梁老师以国家边界为主要内容为我们讲解国际热点问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曾与越南、印度、前苏联等国因边界划分问题剑拔弩张。在1962年中印边界战争中,解放军曾将印度阿三打过喜马拉雅山脉南面,中印两国之间仍存在3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归属问题。中印关系是敌是友?广大国民争议不休,就长远利益来看,只有保持友好合作关系才能有利于双方的稳定和发展。
1979年,中国与苏联关系已经僵化,中越之间发生的自卫反击战不仅是边界战争,更是中苏两国博弈的结果。大国外交所产生的结果最后一中越之间的自卫反击战收场,不得不说世界格局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经济实力强大的一方。在经历了30年的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经济发展得如火如荼,如今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一些历史遗留问题也渐渐被我国提出,如:南海问题、东海问题。以南海为例,菲律宾作为出口导向型的小国,如果我国拒绝进口其香蕉、拒绝雇佣菲佣,仅就此两项即可拖垮其经济,其领导人阿基诺更是一个缺乏政治远见的“笑面虎”。
全球一共有200多个国家,而真正影响世界格局的只有屈指可数的几个大国,王老师向学生们阐述了他的观点,大国博弈没有谁输谁赢,需要的是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无论是在政治、经济还是是军事上。各个国家发挥民族智慧,发展经济实力,在国与国之间的对话中才能以平等身份进行博弈,最终达成世界格局的大平衡。(新青年论坛 谷骏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