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结束的清明小长假期间,有许多人都去踏青旅游。你选择了怎样的方式完成美妙的旅程,谱写美好的大学生活呢?
在中国这个辽阔的国土上,自然风景秀美,文化底蕴深厚,民风淳朴,是名副其实的旅游天堂。但在这个浮躁的时代,缺少文化旅游的灵魂,人们也是来去匆忙,仅有照片和纪念品是回程时仅有的收获。旅游是一种文化需求,每次出行不仅要看到大好河山,更要通过路上的文化交流,增长、充实旅行的意义。
正是因文化旅游的原因。杨永生老师提出建设三峡国家公园的想法,来解决‘后三峡’时代的发展问题。三峡工程是1994年正式动工兴建03年开始蓄水发电,蓄水量高程175米水库长600余公里。三峡工程设想最早是由孙中山先生在1918年《建国方略之二实业计划》中提出。后三峡时代是指三峡工程建成后对上、下游生态、生活方方面面的影响,比如洞庭湖枯水现象严重,库区发生严重的地质灾害,还有库区移民问题等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要建立三峡国家公园,具体是公园占地一万平方米左右其中水域面积1045平方千米为库区长江两岸第一道山脊以内区域,含生态屏障区和消落区。
长江三峡旅游业的发展历史悠久。它是中国十大风景区之一。随着库区水位升至175米以来,面对新的问题在三峡工程的水电、航运等基础上,建立三峡国家公园使库区人民稳定致富。这是一个新的三峡工程、生态工程、富民工程、国家公园制度建设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文化工程。
我相信我们的三峡工程会日益成熟,我们的家园会越来越好! (新青年论坛 卢学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