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适合发展自己的道路》,这是6月14日,本周六晚上童大焕老师讲座的题目。我想这也是童老师借自己的例子在试图说明一些什么道理,从而让我们得到启发,真正探寻出最适合发展自己的道路。
我有些愚钝,就拿童老师举过的例子来说事吧,也的确,其中有些道理我还无法进行深入的系统性思考。一件价值一美元的洗干净的旧衣服拿到市场上可以卖到两美元;请人在上面作画,卖给贵族家的小少爷,可以卖到20美元;请明星在上面签名,然后进行拍卖可以卖到1200美元。
我们有点惊讶,但仔细想想,确实如此的。童老师自己的经历是:一篇文章标价99元,然后卖掉了162次;一篇文章1650元,卖掉了32次。或许正如童老师所说,知识是这个时代唯一过剩的奢侈品。而奢侈品的效用也只有针对它的购买者才能发挥出它最大的价值。
1650元,看似有点夸张,仅仅一篇文章哎!但如果你这样想:如果这32个人都是在房地产领域投资的企业家,他们动辄就是几百乃至上千万的资本运作,如果对于国家政策或者说房地产领域的方向不够清晰,那样的损失将是巨大的。而这样的文章,或者说知识、建议、咨询,其价值就是明显的。其实,这就仿佛民间所传递的遇贵人指点,人们总是要感谢一下的。
其实,在信息扁平化的今天,人们面对海量的信息,便很难进行选择,而对于我们如何进行未来选择,如何发展自己也是尤为的困难。童老师通过知识定价,或者说思想产品的定价,找到了那些真正的读者,通过影响那些有影响力的人,影响利害关系最直接的人,不但实现了自己的价值,也获得了应有的报酬。
对于今天的我们,我们每个人都在追求着个性与独立,但我们的个性与独立又毫无价值,每个人都与众不同,但这不同又多么地趋同,大多数却是廉价的庸俗。这表现在人们对平台的崇拜,对身份的崇拜,殊不知,好多VIP卡都是当街发放的,有很多都被当作垃圾仍在地上。香港***冠军月工资也只有14000港元而已,而它低于香港应届毕业生的工资。
显然,在这个时代,很多事物干扰了我们做自己的视线,我们应该明白,价格的背后是价值,而价格是识别符号,是筛选工具。探寻最适合发展自己的道路,于我们,我觉得最重要的莫过于——打造自己的价值。
打造自己的价值,即是在打造自己的品质,品质是价格的保证,也是自我发展的内核。(新青年论坛 闫志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