瑟瑟箫声低沉厚重,是中华民族先民智慧之结晶,我们应习而修身。有鉴于此,我院于6月5日邀请到天津音乐学院的王建欣教授讲授本学期“中国风之琴箫”选修课的最后一讲。
第一堂课按例,王老师先给我们演奏了几首曲子以提高我们对箫的鉴赏力和学习箫的积极性。此次老师未讲授新知识,直接开始了对我们这一个月来箫练习情况的检查。
检查完后老师给我们总结了以下几点共性错误:1、长音,吐音吹得不好。2、没有旋律性,我们吐音是一个音一个音的吐而不是连起来吐。3、吹奏时无节奏,无节拍或节拍不对。4、高低音过渡不好。5、手型不对。在以上的错误中除了手型不对是有个别人出错,需要自己改,其它错误均为普遍情况,且在新学员中出现较多,可见这些错误是因为练习的不够,基本功不扎实而产生的。我听后深受触动,感之世上无一事非勤学苦练不得成功,虽好爹可使你轻松很多,但既是如此也有很多事得勤奋才能成功。
休息过后我们开始了第二堂课,在上课前我们先进行了欢乐的结课合影,合影过后就是学生都不想面对的考试,考试结束时老师表示我们在经过第一堂课的错误指点后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改得很快,很不错。在考试完成后老师又带着几位改拿F调箫的老学员练习了《春晓》的曲子。练习过后我们去琴房和在琴房练古琴的同学进行了《春晓》的合奏,整堂课就在优美的琴箫合奏中结束了。
在听完琴箫合奏后我又有所感,感觉单一乐器所展现的表现力不如多乐器组合所展现的表现力强,将之放之于人则是:个人之力终不敌多人合力,兄弟齐心其利断金。合作才能达成目标,力量才能更强。(新青年论坛 张智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