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股市,大概许多人会想起一句话:股票有风险,投资要谨慎。但是极少人会关注中国股市的发展。今天,马方业教授为我们讲了“中国股市的过去现在与未来,”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了中国股市成长的艰难历程。
马方业老师以中国的三次股灾为主线阐述了中国证券市场的开始、发展以及未来,马方业老师还游走于讲台和在场学生之间,通过他的人生历程中与股票有关的种种趣事来为同学们展示中国证券市场的形象。在讲到第二次股灾时,老师提起了他演讲前与他的一位友人的对话,说当年大家都想着再涨涨,死也不卖的想法导致了股灾过后影响至今的损失,生动的叙述令在场同学也随之连连叹息。
中国股市从1981年开放国库券交易,到1991-1993年摸着石头过河的试验期,在1999-2007年进入成长期,经历了大半个世纪的时间。在中国股市成长期中,国家一次次调整政策,不断改正错误方向,终于在2006年,中国走进了股市新时代,建立了一套法制化、市场化的股市体系。在这个过程中,中国顶着国际国内上的各种压力,不断努力,终于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股市之路。
股神巴菲特曾在许多股市曲线中发现股票起伏中的规律,用自己的经验分析股票,预测股票,最终财富超过比尔盖兹,成为世界首富。可中国股市发展比这要难千百倍。中国股市发展怎能仅仅用一个人去找规律呀?不能。中国的股市是中国所有经济学家一起研究出来的,是中国人的智慧结晶,是国家正确的政策使它茁壮成长。
听完马方业老师的讲座,对我有很大触动的是中国股市的法制化。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中国股市法制化的建立让各类中小企业与股民间的交易更为安全合理,减少了双方不信任的可能性,使中国股市能不断健康的发展。而中国股市制度建立花了很长时间。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真理来源于实验。真理不是书本上的教条,而是在实验中总结的经验。中国是世界少有的社会主义大国,中国股市发展并无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经验借鉴,必须从西方股市管理理论中去寻找适合自己的道路。
事实上,中国各行各业的发展都经历了这样一个漫长的发展。中国工业化起步晚,商业起步更晚,再加上中国走的是社会主义的道路,使中国综合实力一度处于国际弱势。但是正是因为起步晚,潜力才更大。我们要对中国股市的未来充满希望。相信中国股市会更加融入世界,带动中国各行业企业的发展,促进本国的经济发展,使中国综合国力得到提高,让中国在国际上有更多的话语权。
在领略过股市变幻莫测的风云之后,同学们向老师提出了有关现在各大经济实力个人较强的企业对于中国证券市场的影响有多大、如何利用自己的的金融知识通过努力为普通大众带来福利等问题。马方业老师不慌不忙的来向同学们普及了中国证券市场的一些知识,还以独特角度来给同学们解答了疑问。
事实证明:中国在发展,中国在进步!我们做为中国人要为社会建设献出一份力,积极的投入社会主义建设的事业中,对中国的未来充满希望。
【新青年论坛\创意写作中心编辑部】